更新时间:2025-11-09
点击次数:
今天带孩子去商场,一转眼这小家伙就蹲在储物柜前鼓捣密码锁。我赶紧冲过去一看,好家伙,已经按到第三位数字了。当时心里咯噔一下,这要真打开了还得了?回家路上我就琢磨,得把开锁这事当个正经安全教育来做。
我搬来家里带密码的行李箱,故意当着孩子面拨弄密码轮。果然他凑过来问:"爸爸这个转圈圈的是什么呀?"我顺势让他试了试手感,发现他分不清锁具的开合状态,纯粹觉得转轮子嘎达响好玩。
我特地去五金店买了三种常见锁:普通挂锁、抽屉锁和密码日记本锁。让孩子试着开挂锁时,他小手根本捏不住钥匙,急得直跺脚。但轮到按压式抽屉锁,咔哒一声就弹开了——孩子眼睛瞬间亮起来的样子让我后背发凉。
现在我家所有抽屉锁钥匙都串在铁环上,挂在我裤腰带。每次开锁都像仪式似的念叨:"开锁三要素——大人、钥匙、有必要"。有次孩子想拿高处的药箱,盯着锁看半天居然自己嘟囔:"这个得叫爸爸"。
昨晚孩子突然抱着玩具保险箱来找我:"爸爸这个转对了会唱歌!"原来他默默记住了我输密码时遮挡的动作,现在玩玩具锁都会自觉转过身去。这大概就是反复强化形成的肌肉记忆。
经过半个月天天念叨,现在孩子见到锁具会主动喊大人,甚至能区分出密码锁和钥匙锁的区别。这回实践让我明白,安全教育真得像熬粥似的,得文火慢炖才入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