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时间:2025-11-09
点击次数:
今天打开多邻国一看,好家伙,粤语第一阶段总算是磨过去了,结果第二阶段一上来就给我整懵了。那些字好像见过又好像没见过,跟第一阶段完全不是一个难度。
我先是像以前一样,想着硬着头皮直接做题呗。结果点进去第一课,听着那些句子,感觉比第一阶段快了好多,词汇也杂了不少。做了两三道题就卡住了,根本跟不上节奏,心里一下就毛了。这么搞肯定不行,纯粹是浪费心跳。
我干脆退出来,不急着做题了。我先把这个阶段所有的课程列表从头到尾看了一遍,发现它是把第一阶段的单词和句子,换着花样组合成新的内容,还加了一些日常用的短句。关键点就是,不能把它当成全新的东西来学。
我的具体操作是这样的:
这个过程里最烦人的就是听音辨词。有些字的发音太接近了,比如“你”和“里”,一不小心就听错。我的土办法是,把手机音量调大,耳朵凑近点听,如果还听不清,就点那个喇叭图标多放几遍。有时候一个词我能反复听上十几次,直到能清晰分辨出来为止。
还有语法顺序的问题,粤语和普通话的语序有时候是反的。我就把那种特别的句型单独摘出来,比如“你食咗饭未?”(你吃饭了吗?),自己造句,用同样的结构去套别的词,像“你做咗功课未?”这样,练多了就形成条件反射了。
这么折腾了大概一个多星期,每天花个半小时左右,终于把第二阶段的所有课程都点亮了。虽然不能说完全掌握,但至少做题的时候不像刚开始那样手忙脚乱了,看到那些熟悉的词组合成新句子,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。
总结下来就一句话:别怕慢,也别贪快。把基础打牢,后面才能跑起来。现在正准备向第三阶段进发,希望别再这么刺激了。